解密BDI指數:大漲僅為短期效應難解行業全貌
連漲兩月的BDI指數近期重新下跌,再一次顯示出這一指數的周期性波動特點。
從6月初的600點左右到8月5日的1222點,BDI指數短短兩月內直接翻了一番。從7月開始不斷有報道提到這一現象,并將其與航運市場好轉等判斷聯系起來。
航運市場真的有所好轉?好轉之聲言猶在耳,過去半個月BDI指數卻又一次回到了跌跌不休的模式中,截至8月27日已經下跌至905點。
說好的行業好轉呢?對于業內而言,BDI指數強烈波動已經成為這一輪市場低迷的常態。在BDI指數仍在上漲的7月,很多業內人士就指出,這一輪的上漲更多體現出周期性的變化,航運業整體形勢并沒有出現根本性的好轉。
事實的確如此。就在今年2月,BDI指數一度下跌至512點,創造了這一指數三十年以來的歷史最低。在極低的運價基礎上,出現一定程度的反彈并不意外。況且即便BDI指數上到1200點,運價仍然處于盈虧平衡點之下。
況且這種反彈僅僅是季節性的例行公事。翻開歷年走勢可以很明顯發現,每到三季度BDI指數就會出現明顯的波動——去年8月BDI指數比7月平均值高出近400點,2013年9月BDI指數甚至比8月平均值高出了800點,都遠遠超過今年的漲勢。這種季節性的好轉主要是因為三季度是中國的生產旺季,鐵礦石需求回升,此外為了年末的供暖,煤炭對運輸的需求也會提前反映到三季度。
類似的季節性特征在每年歲末年初也很明顯——每到中國農歷春節長假,中國的工業生產和貿易往來大大減少,加上西方圣誕節長假的類似影響,每年12月次年至2月BDI指數都出現一波明顯的下跌。
更何況BDI指數僅僅能反映航運業的一部分市場走勢。BDI指數是一個綜合運價指數,其走勢是海岬型、巴拿馬型、靈便型和超靈便型四個分指數的綜合反映,然而這些都是干散貨運輸船型。其既不涉及集裝箱運輸、油運、化學品等其他船型,也不反映內貿運輸。
所以每當A股做集運或內貿的上市公司股價應聲大漲時,不少業內人士都只能啞然失笑:BDI指數上漲和集運、內貿有什么關系?久而久之,業內只能視其為股價炒作。
除此之外,BDI指數只顯示干散貨運輸的即期運價,既不反映簽署了長期包運合同的船型,也無法反映市場運力,因此其對干散貨市場形勢的反映實際上也相當有限。這給運價炒作帶來了空間,因為干散貨運輸與大宗商品息息相關,相關衍生品獲利空間巨大。
說到底,航運業的繁榮高度依賴實體經濟。在實體經濟出現明顯好轉之前,需求端的好轉無從談起。而事實上,目前干散貨、集運兩大運輸板塊都存在運力過剩,即使運力需求明顯增長,要消化過剩的運力也需要時間。如果這兩個前提并不具備,即使BDI指數再一次出現大漲,也仍然只會是短期效應。(21世紀經濟報道)
Q195、Q235、冷軋鋼、冷軋、冷軋板、鐵板、中寬帶-惠州市南鋼金屬壓延有限公司。www.dgweida.com.cn
- 上一篇:武鋼原董事長鄧崎琳被調查 以鋼吃鋼利益輸送多 2015/8/31
- 下一篇:爐料市場一周概覽(8.24-8.28) 2015/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