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宗商品暴跌看節前鋼價走勢
近期以來,隨著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跌,而作為工業金屬的銅又大幅破位下行,幾乎所有大宗商品受其影響,紛紛出現創新低的走勢,而前期鋼價在年底之前又走出一波強勁反彈,期貨盤面還出現過漲停的情況,現在幾乎可以判定,那波反彈只是誘多的走勢,并不代表基本面出現拐點,在經濟預期不妙的前提下,把握目前的現實基本面才能把握真實的市場走勢,下面筆者結合當前的大宗商品暴跌為大家做些鋼鐵行業基本面的分析,希望能對大家的實際操作有所幫助。
大宗商品暴跌的背后
進入2015年后,國際商品市場波動劇增。短短10個交易日,美國WTI原油期貨價格下跌近15%,倫銅跌幅也超10%,其他商品也是頹勢盡顯。強勢美元之下,通縮預期、供給過剩以及中國需求疲軟更將利空放大。
近期,美國WTI油價自2009年4月以來首次跌破45美元/桶,布倫特原油價格也跌破46美元/桶。除了原油連跌之外,基本金屬的代表――銅也加入了暴跌行列。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銅價格在1月中旬跌破每噸6000美元重要關口,年初至今跌幅超過10%。美元漲勢兇猛,銅價暴跌是必然,如果按照原油暴跌的程度測算,銅至少還能再跌20%。
在銅和原油的帶領下,大宗商品幾乎全線受創。包含22種主要商品的彭博大宗商品指數已經跌至100下方,而上次該指數跌至100以下還是在2002年。
不過,根據市場市場人士預計,大宗商品價格可能仍未見底,尤其考慮到大宗商品的需求與中國經濟密切相關。匯豐銀行近期將今明兩年中國經濟增速由7.7%及7.6%下調至7.3%及7.4%,主要因為內需疲弱導致通縮壓力上升。
不僅如此,大宗商品價格暴跌也影響了國內的通脹預期。鑒于過去一周石油和商品價格進一步下跌,再加上內需疲軟,全球經濟狀況亦不樂觀,對于2015年通脹率2.0%的預測仍面臨下調風險。
對于后期主要大宗商品價格,多家機構依然繼續看空。美銀美林預計,布倫特油價可能跌至每桶31美元,WTI油價可能跌至32美元。法興銀行則將2015年布倫特原油均價預估從70美元/桶下調至55美元/桶,并將美國原油價格預估從65美元/桶下調至51美元/桶。至于銅,高盛的報告顯示,預期中國需求持續疲弱,今年一季度中LME、上海期貨交易所的庫存也將不斷上升,將對近期銅價形成壓力。
大宗商品對于全球經濟的影響力獨一無二。當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的時候,消費者成為了贏家,制造商們則而更希望見到價格上漲。牛熊市的轉換伴隨著權利和經濟強弱的交替,如今,這一重要的轉折點可能已經到來。
代表商品價格基準的彭博大宗商品指數近期跌至12年新低,許多商品出現了大幅下挫。無論是原油、谷物、鐵礦石、煤炭還是棉花都難以獨善其身。產能增長和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兩大因素導致市場出現了明顯的供大于求。
而根據IMF最新的研究報告,原油價格每下跌20美元/桶就可能對全球經濟GDP造成0.5%的影響。油價出現20美元/桶的波動將造成6400億美元的財富轉移,接近全球GDP的1%。由于消費者通常只會將一半的降價紅利重新投入到消費中,因此凈影響可能是全球GDP的0.5%。
當然,除了原油之外的其他品種下跌會放大這種影響力,消費者受益會更大,而制造商們則會損失更大。2011年的時候,大宗商品正處于價格高位,IMF曾經預期巴西在2014年的GDP增長可以達到4%。而隨著商品價格的重挫,巴西經濟已經陷入停滯狀態。俄羅斯也在油價下跌的影響下苦不堪言。
國與國之間的贏家和輸家涇渭分明,2011年食品價格的暴漲令巴西農民歡呼雀躍,周邊國家的窮人卻因此大大增加了生活成本。同一國家內的影響也不盡相同。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油價下跌對于航空公司肯定是利好,而石油開采公司則必然蒙受損失。
不過在大宗商品的影響力上,匯率因素也不能忽視。亞洲國家貨幣今年大多對美元保持跌勢,這意味著這些國家在享受油價下跌的福利上會大幅縮水。作為主要的進口國和消費國,歐元區在油價下跌因素上則是有喜有憂。低油價可能會促進消費,但是同時又會導致該地區通脹率保持低位。如何保持相對的平衡,對大多數國家和地區來說都是一個難題。
同樣的狀況也出現在其他商品之上。和中國密切相關的銅價今年跌勢明顯,但是中國的國家電網卻因此收益。鐵礦石價格低迷導致大量中國礦企被迫關門大吉,與此同時,備受壓力的鋼鐵企業卻可以獲得更為廉價的原材料。
大宗商品開始長線走弱,新興市場貨幣將因此出現重大洗牌。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將使得收入從大宗商品生產國轉移到大宗商品進口國、大宗商品生產國之間也將發生相對的財富轉移,從而影響各國的貿易條件。根據高盛分析師的估算,貿易條件受負面影響最大的將是智利比索、挪威克朗、巴西雷亞爾和澳元,韓元和人民幣則將受到正面影響。
鋼廠操作策略解析
鋼材生產企業與鋼貿商之間經過長時間的磨合,逐漸形成了市場上常見的幾種合作方式:
1、代理模式:即代理商向鋼廠支付部分保證金,并協商保證每月或一年的固定發貨量。條件是鋼企在完成基本合同量后給予代理商一部分代理優惠,一般在幾十到幾百不等。在如今行情低迷情況下,部分鋼廠對代理商的協議訂貨量的考核并不嚴格,結算方式上面也按照鋼廠所定的每月或每旬價格給予補差。代表鋼廠有沙鋼、馬鋼,鞍鋼等鋼廠,這也是市場上最為普遍的一種方式。
2、一單一議模式:即鋼貿商只要有一定量的訂貨資金給予鋼廠即可訂貨,優惠幅度一單一議。此模式下,鋼貿商操作比較靈活,根據行情判斷來訂貨。代表鋼廠有西王等部分三線鋼廠。
3、鋼廠直銷模式:一種是鋼廠不通過鋼貿商發貨而直接與終端生產企業合作,價格也是一單一議;另外一種直發模式是需要墊資的終端生產企業通過鋼貿商的墊資來與鋼廠合作,此類價格也是一單一議,鋼貿商在中間賺取墊資利息。代表鋼廠有寶鋼等一線鋼廠。還有一種直銷模式是指鋼廠在各地設銷售公司,直接面對市場銷售。此方法是作為鋼廠的輔助銷售方式。代表鋼廠有武鋼,日照等鋼廠。
對于主流鋼貿商來說面對最多的是前兩種合作模式?,F今廠商銀模式逐漸萎縮,鋼貿商資金日趨緊張,代理模式鋼貿商已經越來越不感冒。且現如今在鋼價持續在底部徘徊的行情下,如果鋼廠補差不到位,鋼貿商陸續退出代理模式的可能性非常大。再來看看一單一議模式,鋼貿商采取此模式操作靈活度非常高,但缺點是不能保證鋼貿商資源的長期穩定,鋼廠的銷售通道也不能保證穩定經營。且鋼貿商一旦行情誤判將很難保證既得利潤。在此行情下,鋼廠和鋼貿商都急需一款適合的合作模式來度過目前鋼市的微利時代。
話說時勢造英雄,既然現有的合作模式對鋼廠和鋼貿商長久合作產生了阻礙,那么就需要鋼廠推出新的銷售策略來適應市場,以應對目前鋼市的微利時代。目前鋼廠陸續推出了各種新的銷售策略。
1、日照在華東率先推出了代理+市場設庫的銷售模式,此模式算是代理模式的變異。具體操作是代理商向鋼廠交一定保證金,保證每月固定完成一定量的銷售,并享受所對應的銷售量優惠,優惠額20-66元/噸不等,同時代理量也降到了最低500噸/月。其中與傳統代理商模式所不同的是,日照在消費地設庫,比如上海,常年庫存保持在2萬噸,用以輻射江浙一帶。定價模式從原有的旬定價或者月定價變為每日定價,代理商的結算價按照當天的掛牌價來結算,同時沒有傳統的補差。
2、寶鋼繼續推進原有的直銷模式,而且加大引入第三方金融服務,加強對客戶的金融服務提高客戶的粘性。
3,二線鋼廠主要逐步加大地區銷售公司的直銷力度,將廠內庫存前置到目標市場,通過靈活的銷售手段加快市場反應,但是容易和原有貿易商沖突。
在鋼廠目前銷售模式變形的情況下,銷售策略也在逐步變化,原先是要求高毛利,現在主要是在鋼價下行的情況保證穩定的合同量,提高銷售速度和效率已經成為鋼廠的唯一選擇,具體的來說,就是經過市場洗禮以后,目前還能正常運行的鋼廠都有雄厚的資金實力,通過快速響應市場,加大降價速度和力度,逼迫部分實力不濟的鋼廠退出生產,進而擴大自身的市場份額,滿足產能釋放的要求,所以今年別希望鋼廠會和以往一樣,限產保價,今年的市場競爭將是最慘烈的,因為目前鋼廠一定會開閘放水,通過降低產品售價拓展自身市場額度,并壓制上游產品價格,提高鋼材加工利潤。
節前鋼價走勢預測
根據目前的市場情況,筆者判斷,今年的鋼價低點可能在春節前出現。主要由于進入新年以來,國際原油和金屬銅價格呈現雪崩式下跌,通縮預期不斷加深,經過近兩年的行情走勢看,鋼價在春節前一般都會出現低點,今年的春節在二月中旬,一月份市場貿易量肯定大幅下降,原油價格的大幅下降,使得鐵礦石的海運費也大幅下跌,到港成本將繼續下跌,鋼廠也會有充分打壓礦石價格的理由。
在以往兩年冬儲鋼材的貿易商都是以大幅虧損告終,所以今年根據筆者對市場貿易商的觀察,囤貨的很少,大部分庫存都在鋼廠手中,包括鋼廠自身的貿易公司,在不限產的情況下,鋼廠為了確保資金鏈條的正常運行,寧可虧本也會加速出清庫存后,再購買低價原料生產,所以鋼價在一月,二月將會出現階段性的低點,隨著低點的出現,鋼價的震蕩幅度也會加大,在節后將會出現試探性反彈,需要注意的是,國家的大規?;ㄍ顿Y將在三月兩會后逐步下撥到地方,加之立春后,開工量也會逐漸加大,將對鋼價起到溫和刺激作用。
- 上一篇:鋼鐵原材料市場整體下行 下游前景依然黯淡 2015/1/22
- 下一篇:22日有色金屬早盤全線翻紅 滬銅半日微漲0.92% 201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