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勇:鋼鐵行業要全面確立綠色發展理念
9月1日~4日,第四屆海峽兩岸綠色材料及綠色制程論壇在京舉辦,參加論壇的人士認為,“十三五”期間,鋼鐵行業要全面確立綠色發展理念,創立鋼鐵流程綠色化和智能化理論科學和評價體系。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金屬學會理事長干勇預期,“十三五”期間,鋼鐵行業將創立鋼鐵流程綠色化與智能化理論體系和評價體系;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鋼鐵流程及品種綠色化與智能化生產制造技術群;實現高端裝備制造用關鍵鋼材品種國產化;創建鋼鐵制造流程綠色化與智能化的系列規范和標準;建立基于工業物聯網的綠色化和智能化制造與服務平臺,開辟鋼鐵產業新型商業模式,形成鋼鐵工業新業態。他指出,基于綠色化與智能化集成研發的總體思路是,重點圍繞制造流程結構優化、制造流程技術提升、鋼鐵制造-服務平臺建設、新型商業模式建立與運營這四大關鍵路徑。
干勇表示,中國新一代鋼鐵生態產品的核心技術正在進入重點突破的創新階段,先進的鋼鐵生態產品不斷涌現,發展空間巨大。今后5~10年,中國在先進鋼鐵材料發展方面一定會取得令世人矚目的成就。他認為,鋼鐵行業要全面確立綠色鋼鐵發展理念,完善節能環保技術開發,推廣應用資源與能源高效合理利用等研發應用體系,建立鋼鐵制造、能源轉換、廢棄物消納的新一代可循環鋼鐵流程;還要有效合理利用我國優勢資源,研發多元高性能合金,開發高附加值和環境友好產品,為國家新興產業、重大工程、航空航天、國防建設用主體材料發揮支撐性作用。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發展與科技環保部副主任姜尚清指出,綠色制造和綠色制程必將是鋼鐵產業發展的方向與趨勢。尊重生態環境,服務城市發展,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企業,是鋼鐵人的使命和責任,未來鋼鐵必然更多綠色。
中國金屬學會常務理事、鋼鐵共性技術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冶金設備學會理事長徐金梧介紹了鋼鐵共性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的定位和主要研究方向。
此次論壇由北京科技大學和中國臺灣成功大學主辦,旨在探討新型鋼鐵材料開發及綠色制造技術,研究鋼鐵產品的設計、加工及應用,以及鋼鐵生產過程節能減碳先進技術,探索國際合作協同創新機制和高水平人才聯合培養機制,促進“鋼鐵共性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和“臺灣次世代鋼產學大聯盟項目”的協同合作,促進海峽兩岸專家、學者在綠色鋼鐵及綠色制造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會上,來自海峽兩岸的專家、學者還就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進行了交流,并就鋼鐵產業的發展走向及未來趨勢進行了探討。(中國冶金報)
冷軋,冷軋鋼,冷軋板,冷軋卷,冷軋中寬帶,45#鋼,鋼材,鋼鐵,惠州南鋼金屬壓延有限公司
- 上一篇:產能過剩,全球鋼企過得好不好? 2015/9/11
- 下一篇:鋼材出口品牌 我們做好了嗎? 2015/9/11